大讲堂:后浪对话前浪 我与公司共成长


对话嘉宾

甘松茂 原福建炼化公司办副主任/原物业中心主任、党支部书记

张平:高级技师/中国石化劳模/公司机械设备部钳工模块协调员/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动设备专业组组长

冯喆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/产品质量中心技师

 

感动、洗礼、鼓舞……他们是我们身边的人,他们都有着动人的故事,他们以身心传承石油精神,弘扬石化传统。

1210日下午,一场以后浪对话前浪,我与公司共成长为主题的传承石油精神、弘扬石化传统教育大讲堂在泉州福炼大厦三楼大会议厅开讲。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分享会,演讲者来自福建炼化、福建联合石化公司的不同战线,他们当中有退休员工、劳模还有优秀青工,是公司老中青三代的杰出代表。他们生动讲述了石化人的奉献与坚守、创新与担当,用自身的经历深刻阐述了对传承石油精神、弘扬石化传统的领悟与体会。

公司领导顾越峰、刘向东、赖水明出席会议。公司各单位负责人、员工代表等100多人现场聆听了讲述。

 “198810月,首批从大庆、兰州和荆门石化总厂调来的147名管理、技术骨干,他们放弃了老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,不远千里,汇聚惠安,着手筹建福建炼油厂。原福建炼化公司办副主任、原物业中心主任、党支部书记甘松茂感慨地说。

在三年艰苦的基本建设过程中,数万名炼厂工程建设者住的是外面下大雨、屋里下小雨、四面都通风的简易临时工棚,发扬有条件要上,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,实现了92.993.9装置开车一次成功的建厂总目标,告别了福建省不产一滴油的历史。

张平是一名高级技师,中国石化劳模,公司机械设备部钳工模块协调员,张肇宏劳模创新工作室动设备专业组组长。他认为,成为一名合格的钳工,需要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他至今仍记得刚参加工作时,师傅常跟他说的一句话:干钳工要有一身硬功夫,要有真本事。

张平就是卯足一股想要做好每件事的劲头。他从那时起养成了遇到问题爱分析、遇见难题不放过的习惯,不仅学习钳工知识,而且对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也很感兴趣,比如:电气、仪表、生产工艺、机械制造等方面。通过这些知识的掌握与运用,在张平担任催化班班长时,他的班组所辖区域的维修任务大幅下降,设备运行周期普遍延长,这时他才敢自豪地说:我是一名合格的钳工。

在烟机检修中,主轴气封的修复,一直是耗时费力的工作,由于烟机出口和轴承箱存在偏心,调整的时候一直都是反复测量、计算、拆装、刮研,整修出来的气封圆度误差大,沿轴圆周的间隙也不够均匀。经过了反复地尝试和验证,张平终于找到了方法,省去了偏心计算,直接在同圆的测量中,加间隙值刮同心圆,不用再反复拆装气封,在节省大量的时间同时还提高了刮研的精度。

 宁要一个过得硬,不要九十九个过得去,凭技术说话,靠创新提效,用追求彰显价值。这就是张平理解的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

 人只有遭到打击和失败时,才会成长。全国青年岗位能手、产品质量中心年轻的技师冯喆谈起自己的成长深有体会。201610月底,冯喆和两位同事代表公司参加了全国化验工技能竞赛,虽然是临时决定参加,没做充分准备,但还是极大开阔了视野,真正体会到了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回来之后,他们更加努力地备战省级竞赛,不敢有丝毫的放松。最终,他们取得了团体第一名,个人第一名、第三名和第六名的好成绩。

 现在回过头来想,每个人都要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勇气,撞墙会痛,会流血,只有这样才会成长。不逼自己一次,你永远不知道你有多大的潜力。冯喆感慨道。

三位代表用朴实的语言、真挚的情感、生动的事例,分别从退休员工、中生代劳模和青年员工代表的角度,讲述了三代人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、奉献担当、实干有为、产业报国、锐意进取的感人故事。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拥有不平凡的精神,每个感人的故事都代表了一代石油人的缩影。他们把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体现在每一次精细严谨的工作中,浓缩在每一次精准的操作中,绽放在每一项技术革新上,他们的故事,赢得了观众的喝彩。

今年刚刚入职烯烃业务团队的新员工刘宗偐动情地说:他们的讲述,让我体会到了石化人的无私与奉献,创新与担当。作为福炼子弟,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什么是福炼精神。今后也要向他们学习,奉献自己的力量。

福建省劳模黄小滨表示,公司发展到今天,是一代一代福炼人无私奉献、接续努力奋斗的结果。作为劳模,创新的意识要不断增强,要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做好示范引领和精神传承,为公司安全平稳运行做出贡献。

据了解,此次举办后浪对话前浪,我与公司共成长大讲堂活动,既是我和我的公司主题教育的一部分,也是传承石油精神、弘扬石化传统,凝聚干事创业力量,推进公司新时期高质量发展,奋力大展新一轮建设发展宏图,特别是今年夺取疫情防控、生产经营、项目建设三胜利的重要举措。(肖万元)